GBT 23628-2009 建立有害生物低发生率地区的要求

ID

89B702A3AB4347CEA9C5D21C9B3E9F44

文件大小(MB)

0.21

页数:

10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12-1-2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01,B 16 a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3628--2009,建立有害生物低发生率地区的要求,Requirement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reas of low pest prevalence,2009—04-27发布2009—10一01实施,宰瞀徽紫瓣警糌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23628--2009,目次,前言........,引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一般要求..,5具体要求.,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章条编号与国际标准ISPM No.22章条编号对照,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国际标准ISPM No.22的编辑性差异及其原因,IⅡ1,l,1,1,2,5,6,刖置,GB/T 23628--2009,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植物检疫措施第二十二号国际标准(以下统一为:ISPM No.22)《关于建立有,害生物低发生率地区的要求》(2005,英文版),本标准作了编辑性修改,在附录B中给出了编辑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安榆林、殷玉生、吴翠萍、赵宇、杨晓军、朱明道、印丽萍、黄冠胜,GB/T 23628--2009,引言,《国际植物保护公约》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提及了有害生物低发生率地区,概念。建立一个有害生物低发生率地区是防治有害生物的一种方法,用于使一个地区的有害生物种群,保持或减少到低于特定的水平。有害生物低发生率地区有助于促进出口或限制该地区的有害生物,影响,确定一个特定的有害生物低水平时,国家相关植物保护机构应考虑建立一项计划(以下简称官方计,划)来达到或保持该水平的全面性和经济可行性,以及达到建立一个有害生物低发生率地区的目的,在确定有害生物低发生率地区时,国家相关植物保护机构应说明所涉及的地区或国家。同时国家,相关植物保护机构也可因某一进口国的要求而建立和保持该进口国关注的有害生物低发生率地区,应按照适当的规程监测相关的有害生物。建立和保持一个有害生物低发生率地区可能需要额外的,植物检疫程序,有害生物低发生率地区一旦建立,应继续实施其建立时使用的措施和必要的文献记录及验证程序,来予以保持。在大多数情形下,国家相关植物保护机构需要完善一项执行计划,明确规定所需的植物检,疫程序。如果有害生物低发生率地区状况发生变化,就应当实施一项纠偏行动计划,Ⅱ,建立有害生物低发生率地区的要求,GB/T 23628--2009,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为某一地区的限定性有害生物以及为便于出口而仅为某一进口国限定有害生物建立,有害生物低发生率地区的要求和程序,本标准适用于有害生物低发生率地区的确定、验证、保持和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0478植物检疫术语,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1994年,世界贸易组织),国际植物保护公约(1997年,粮农组织),ISPM No.6监视准则(1997年,粮农组织),ISPM No.11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2004年,粮农组织),ISPM No.14采用系统综合措施进行有害生物风险治理(2002年,粮农组织),ISPM No.16非检疫性限定有害生物:概念及应用(2002年,粮农组织),ISPM No.17有害生物报告(2002年,粮农组织),ISPM No.20进境植物检疫管理系统准则(2004年,粮农组织),ISPM No.21非检疫性限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2004年,粮农组织),3术语和定义,GB/T 20478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一般要求,4.1 有害生物低发生率地区的确定,建立有害生物低发生率地区是一项有害生物治理方案,用于使一个地区的有害生物种群保持或降,至低于特定水平。它可用于促进某种商品从有害生物发生的地区向其他未发生地区流动,从而减少或,限制该地区的有害生物影响,如国内流动或出口。也可在普遍环境条件下为具有广泛寄主范围的有害,生物建立有害生物低发生率地区,同时建立有害生物低发生率地区还应考虑该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和该地区的特点。有害生物低发生率地区可因不同目的而建立,故有害生物低发生率地区的规模和说,明应视目的而定,根据本标准,可由国家相关植物保护机构建立有害生物低发生率地区的情况有:,——供出口产品的生产地区;,——正在执行一项根除计划或抑制计划的地区;,——作为缓冲区保护非疫区的地区;,——处于改变状态的非疫区之内并处于紧急措施方案下的地区;,——作为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官方防治的一部分(见ISPM No.16);,——处于受侵染地区之内且其产品打算运往另一个有害生物低发生率地区的生产地区,】,CB/T 23628--2009,在已经建立有害生物低发生率地区以及寄主材料打算出El的情况下,可能还需要对这些寄主材料,采取额外的植物检疫措施。这样,一个有害生物低发生率地区将成为系统……

……